第四篇 婚姻與家庭幸福之道?

我們都知道「結婚是終身大事」,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有一個美滿幸福的婚姻。但奇怪的是,人的知識越增加,相反的,婚姻幸福指數卻反退步了?聽人常說;「婚姻是愛情的墳墓!」又看見許多人的婚姻,真是不幸福甚至「離婚」收場。也帶給許多孩子身心的傷害,留下許多後遺症,造成許多社會問題。哎!真的「婚姻」是那麼難處理嗎?

台語有一句諺語:「睡破三領蓆,心思抓不著!」(台語)。又有人說:「夫妻相愛容易,相處難」?其實,婚姻要幸福,首先要懂得男女兩性,在心理上與生理上有很大區別?依近代神經解剖學家-羅傑.史貝利博士(係1981年諾貝爾醫學得獎),他發現男女天生大腦之功能,就有很大區別,簡述如下;

*大腦主要分左右兩邊:「男性左腦,女性右腦」較發達;
    右腦-主要是「記憶想像、聲音表達-感性之功能」較發達。
    左腦-主要是「分析判斷、數字推理-理性之功能」較發達。
*大學生為何:男生讀「理工」,女生唸「文學」較多原因?



年青人結婚之後,夫妻生活常有許多不同的觀念;丈夫喜歡看「政論性新聞」,而太太喜歡看「愛情連續劇」,家中若只有一台電視機就常會發生爭執。有時,男人喜歡看「色情影片或畫刊」,但女人看了卻覺得很「嘔心討厭」!但另一方面,女人喜歡去「逛街」,這對男人來說,這是多麼無聊又浪費時間。總之,這都是因為男女生理構造上之差別。這也證明了為何神創造了男人與女人藉著「婚姻」成為夫妻彼此幫助的原因吧!

一、神設立「婚姻與家庭」之意義和目的?

神設立婚姻時說:『因此,人要離開父母,與妻子連合,兩人成為一體。』所以『上帝配合的,人不可分開』。(馬太十九:5-6)。結婚「兩人成為一體」這是一個極大的奧秘。聖經更深入的解釋,夫妻結為一體意義;『這是我骨中的骨,肉中的肉。因此,兩人要成為一體』(創世記二:23-24節)。

依據婚姻學家之解釋;婚姻男女兩性之結合,就如「陰陽兩極電」一般;「相容」時產生動力帶動機器之運轉,若不慎「觸電走火」造成災禍。上帝藉婚姻為使人類能「傳宗接代」,另一方面,也藉著婚姻使人性更加「完美與成熟」。

二、認識婚姻及家庭之五個時期:(又稱:婚姻五步曲)

 A、研究「婚姻家庭學」專家,將婚姻與家庭分為五個階段;

  1. 甜蜜期:(談戀愛-蜜月期)-這是人生最快樂之時期。
  2. 現實期:(有孩子-爭吵期)-生活面臨各種現實壓力。
  3. 憂苦期:(風暴中-幽苦期)-婚姻最低潮有離婚危險。
  4. 覺醒期:(經風暴-覺醒期)-經過考驗婚姻重見曙光。
  5. 鍾愛期:(愛相惜-幸福期)-婚姻已過五關永沐愛河。

*每個時期有不同學習與試驗,婚姻家庭也就更幸福美滿。

B、為避免夫妻彼此發生爭執,有幾個相處秘訣?

  1. 夫妻彼此的「關心」,要小心避免變成「干涉對方」。
  2. 夫妻彼此的「對話」,要小心避免變成「互相激辯」。
  3. 夫妻彼此的「缺點」,要小心避免變成「攻擊把柄」。
  4. 夫妻彼此的「爭執」,要小心避免變成「懷恨成仇」。

【聖經】生氣卻不要犯罪,不可含怒到日落。 (以弗所四:26)

三、夫婦生活是「講情」,不「講理」?

夫妻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,許多生活習慣或教育兒女方法都會有不同。其實,夫妻爭執的大都是一些「觀念與看法」之差別,不用太計較。所以,有人說;「婚前要張大眼睛,婚後要半閉眼,裝傻沒看見就沒事!」。的確,這也是許多長輩,婚姻寶貴之「經驗談」。另外,婚姻專家也給夫妻一句很實用之「相處秘訣」說:「夫婦生活是講情,不是講理的」。

當有一天,夫妻兩人互不相讓又「爭吵不休」,到後來倆人不講話「生悶氣」,甚至吵到「無法收場」怎麼辦?這時,就不能再「講理」了,必須改換用點「情」。最好是先生拉下面子,找一個「時間點」,去輕輕拍一下太太說;「寶貝,還生氣嗎?」或是回家時「送一朵花,親一下!」。不然就等到晚上藉機「擁抱一下!」。專家說:這樣,90%以上太太都會「沒事了」!

【結論】婚姻與家庭蒙神祝福之原則;

今天,讓我們從基督徒之「信仰」角度,來探討「婚姻與家庭」幸福之道。婚姻與家庭要蒙受神的祝福,有三點值得一提:

第一、最好能在教堂舉行「婚禮」:婚禮在教堂舉行,倆人在聖壇前誓約成婚,並接受牧師之福證,因上帝是「賜福之源」。

第二、婚姻的對象最好是「基督徒」:有相同信仰生活較能同心,因信仰也代表「人生觀與價值觀」,這是非常重要。特別聖經說;『你們和不信的原不相配,不要同負一軛。』(林後六:14)。

第三、婚後倆人必須守「主日禮拜」:這是婚姻蒙 神眷顧重要的原則。最好每天晚上睡覺前能一起禱告,這是家庭蒙福要點。

【問題探討及座談分享】


  1. 現代年青人喜歡晚婚或單身,請問您意見如何?
  2. 請問婚姻生活有那五個階段?(婚姻五步曲)
  3. 能與不同信仰的人結婚嗎?有何結果?
  4. 夫妻生活相處如何避免爭吵?吵了架如何收場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