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篇 人為何需要宗教信仰?

談到「宗教信仰」大多數的人會說;「宗教都是勸人為善,有機會去聽聽道也不錯!」或說;「宗教信仰只不過是個精神寄託,可以信但是不要迷信!」。也有人直接說;「現在我很忙,要為生活打拚,等我老了再說吧!」。總之,人覺得「宗教信仰」是可有可無的事,或是將來的問題,現實生活較重要!

特別是我們華人,自古以來深受儒家的思想,及孔孟學說之影響;「論語」子曰;「未知生,焉知死?」<季路問事鬼神>。又說;「敬鬼神而遠之,可謂知矣!」。所以,只要一談到敬拜神鬼,或宗教信仰的問題,總會敬而遠之。


人為何需要宗教信仰?需要從生活兩方面之需要談起:

人外在-物質生活:就是日常生活之食衣住行之需要。
人內在-靈性生命:就是精神生活及宗教信仰之需要。
人之「生活」與「生命」這兩方面是息息相關,人外在的「物質生活」需要內在「靈性生命」的支撐。而內在「靈性生命」需要「外在物質」之供應,這兩者是分不開的。我們每一個人活在世界上,不僅要懂得「生活」需要,更需要明白「生命」之重要性?而人的「生命」就需要「信仰」才能解決了。

要探討「信仰」之問題?首先必須瞭解人身上有一個最重要的「部位」?它雖是看不見也摸不著,但是它卻是我們人身體的「主宰中心」,這就是人心裏的「靈魂」(spirit)。請問人有「靈魂」嗎?靈魂的功用是什麼?它與「宗教信仰」有何關係?

一、人有「靈魂」嗎?「良心」有什麼功能?

俗稱;「人是萬物之靈長」,人和動物主要的區別是什麼呢?就是因為人有靈魂(spirit),動物只有魂(mind),人除了有「魂」還有「靈」。這「靈魂」是造物主上帝賜給人類最寶貴的「永恆生命」。所以聖經說;『人的靈是往上昇,獸的魂是下入地。』(傳道書三:21)。人因為有「靈魂」才需要「宗教信仰」,而人之「宗教信仰」是來自人內在的「良心」(conscious)。

何謂「良心」(conscious)? 依據倫理學(ethics)之解釋說;「良心」是人內心裏之「一把尺」。心理學家說:「良心」是人心裏的「警察」。而神學家說:良心是人內在「神的燈」!

聖經說:『良心是人心靈的燈光』(箴言二十:27)。

二、人是由三個部分所構成,其功用各有不同?

人的身體是由「肉身、精神、及心靈」三個部分所構成的。其功能各有不同,而且彼此相關連,又互相牽制著,如下:

  1. 肉身(body)-四肢,五官及內臟等構成-人與物接觸功能。
  2. 精神(mind)-情感,知識及意志等構成-人與人接觸功能。
  3. 心靈(spirit)-良心,道德及直覺等構成-人與神接觸功能。

「肉身」是受「精神」所控制,「精神」是受「心靈」所控制。這三方面彼此互相牽連:人若「心靈」不安,「精神」就不好,而「精神」不好,「身體」也就不適,也會造成疾病原因?

所以,「心靈」是人身體裏面非常重要之器官。

聖經說:『你們要保守你的心(靈),勝過保守一切,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』 (箴言四:23)。


三、人之「身心靈」證明人都需要「宗教信仰」:

一般的人都以為「宗教信仰」是屬於人外在「附屬品」,是可有可無的東西。但是,經近代醫學研究發現,人身體的多數疾病與人的「精神與心靈」有關。據心理醫學統計,約有75%以上的疾病:無論是心臟病、胃腸病、頭痛、失眠、或精神病、甚至癌症等,都與人的「心理情緒」有關,現今的心理醫學稱為「心因症」(psychogenic)。這些因「心理與精神」因素,所引起的各種疾病,醫師只能以「藥物」來治療,無法完全根治。

台語有一句話說:「真藥醫假病,真病無藥醫!」,就是讓人瞭解人真正的病因,是與人內在「心靈」有關。這也證明人為何需要一個「宗教信仰」的原因?

【結論】 人需要一個真正的宗教「信仰」?

今天世界上有許多「宗教與信仰」? 是否每一種宗教信仰都能幫助人呢? 什麼是「真正」的宗教信仰呢?要分辨真正與人身心靈有益處的宗教信仰,必須考慮這「信仰」是否來自那位創造人類,和萬物之「真神」而來?因為,唯有真神的「靈」才能真正解決人的問題。

多少人因為不去探究所相信「宗教信仰」背後的「神靈」,而誤入歧途走火入魔,甚至人財兩失禍害無窮。「水能載舟,亦能覆舟」。同樣,「宗教信仰」能助人,也能害人!希望能藉著這本書,重新啟發我們對「信仰」真正的認識。

聖經說:『要認識真神,就得平安,福氣也必臨到你。』(約伯書二十二:21)

【問題探討及座談分享】


  1. 人外在的「生活」與內在「生命」有什麼關係?
  2. 人的心靈(spirit)與人的良心(conscious)有何關係?
  3. 人是由那三個部分所構成?其功用各有不同?
  4. 人為何需要一個真正的「宗教信仰」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