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篇 寬恕是人生重要課題?

有一次,有個男人要過斑馬線時,忽然一部計程車以為他要搭車,就快速停在旁邊擋在他前面。路人很生氣用手一揮,叫他快開走!但這計程車司機立刻下車理論,兩人三句不和,就大吵起來甚至要打架。這種「彼此誤解」的情形,也常發生在我們生活之中。

人和人之間常會因著一點小事就起「爭執」,再熟悉的好友有時也會因一兩句不經意的「玩笑話」而中傷。比如說;「妳怎麼變成那麼胖呀?」或「你怎麼那麼寒酸呢!」等等。這些隨口而出的「無心話」,常常是「說者無心,聽者有意」。結果,兩個好朋友就彼此誤解很久。尤其,是越親密的家人或夫妻,經常也會因為一件「小事」,鬧得不可開交。

記得幾年前,有一對年輕夫妻才結婚幾年就想「離婚」,家人請我去關心他們。聽了雙方互相爭論指責之後,我找到爭執的「關鍵點」(key point)。原來因一次先生陪太太回娘家,妻子在娘家眾人面前說一句「無心話」說:「他(丈夫)就是愛喝酒又好賭,今天才買不起房子- -」。這下麻煩大了,因男人最看重「面子」問題,看這件事非常嚴重,回家以後兩人就爭吵不止,也是造成先生想離婚主要原因。



今天,許多家庭不能和睦,最親密的家人,因多年來彼此「傷害」沒有處理,又得經常生活在一起,有的「親家變冤家」,「親人變仇人」真是令人婉惜。那麼,要如何學習「寬恕」呢?

一、學習「寬恕」是人生重要之課題:

今天人心中最大的困難,都在於人與人之間「恩怨」的問題,因曾在生活中受到委屈受辱,或是遭遇不公平待遇等。總之,心中充滿著抱怨、嫉妒、恐懼、惡毒和仇恨等。這些內在問題沒有解決,就造成彼此間更多批評,控訴,攻擊,報仇,甚至兇殺事件發生,後果不堪設想。

舊約時代以色列人,因是律法時代,所以,他們是「以牙還牙」的方法來對付敵人,直到今天他們仍然如此。所以,中東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,至今仍無法安寧。然而,新約時代耶穌來到世上,卻傳天國「和平與寬恕」的福音。不再『以眼還眼,以牙還牙--,也不願與惡人作對』(馬太福音五:38-39)。

二、「寬恕」不代表「懦弱」乃是「以善勝惡」:

許多人以為「寬恕」是一種消極的態度,為了求和什麼都無所謂,也不談是非對錯,凡事以「和稀泥」了事。今天,聖經要教導我們,如何解決人和人之間最好的原則;請看羅馬書十二章17-21節,提出三點化解人之間「怨恨」方法:(分述如下)

  1. 不「以牙還牙」,因會「永無寧日」。(十二:17)
  2. 不「為己伸冤」,主說「伸冤在神」。(十二:19)
  3. 不「以惡報惡」,反要「以善勝惡」。(十二:21)

*「寬恕」是證明這人「豁達通理」,也更有「智慧的勇氣」。

聖經;『不輕易發怒的,大有聰明』(箴言十四:29)。『好氣的人,挑起爭端。暴怒的人,多多犯罪。』(箴言二九:22)。

三、彼此「寬恕」,禱告必蒙主垂聽:

有一天,在教會禱告會後,有一位姐妹特地留下來,將她幾年來與先生發生之問題全述說出來,希望我們能為她禱告。但是在為她禱告之前,我有個感動就對她說;「姊妹!這些難題讓我們帶到主腳前,因主耶穌瞭解我們一切的『創傷』,求慈悲父神將祂的愛充滿我們,讓我們能先有-寬恕的心。這樣,我們的禱告就必蒙主垂聽」。感謝主,那天聖靈大大動工,她流淚痛哭禱告,並求主赦免她過去不願謙卑與不願「寬恕」的心。果真神聽了禱告,那晚她釋放的心回家去。不久看見她先生主動來教會,並要求聖誕節能受洗全家信主,榮耀歸主名。

聖經耶穌說;『不要定人的罪,就不被定罪,你們要饒恕人,就必蒙饒恕。』 (路加福音六:37)

【結論】 學習「寬恕」一生喜樂又健康:

人非聖賢,每個人都有個性脾氣,有時不高興時生氣是難免的,但是不可「懷恨積怒」在心,因長久「怒氣未消」是會悶出病來的。經精神醫師之研究,人身體健康與內在「情緒」有密切關係,若心情常憂鬱煩躁,造成長期失眠,引起內分泌之失調,這樣,身體抵抗力之免疫力就降低,各種疾病就容易上身。相反地,人若常常喜樂心情愉快,身體腦下垂體會產生一種叫「安多芬」(endorphin),能使身心更加健康。

所以,聖經說:『喜樂的心乃是良藥,憂傷的靈使骨枯乾。』(箴言十七:22)

【問題探討及座談分享】


  1. 人和人之間的恩怨是否都是由一些「小事」引起?
  2. 家庭失和為何特別需要彼此「寬恕」才能解決?
  3. 因為無法「寬恕」會造成什麼傷害?
  4. 學習「愛與寬恕」為何是人生重要課題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