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二篇 基督教與華人之關係?

基督教是於清朝時期傳入中國,大約在西元1807年由英國傳教士-馬禮遜,首先來到廣州成立傳道會。而天主教更早在明朝時有義大利籍神父-利瑪竇。於1565年就到中國傳教。
至於台灣第一位來台傳福音,是英國宣教師-馬雅各牧師,他於1865年首先在台灣南部,開設「新樓醫生館」開始。總之,基督教至今在華人傳教已達兩三百年之久了。

但依據2012年<台灣基督教會教勢報告>,全台基督徒總數約128萬多人,只佔全台人口5.82%,若與台灣之佛,道及民間宗教相比較,比率還是算為少數。那麼,為何基督教信仰不容易被華人所接受?經宗教研究院之教授,以「基督教信仰之再思」專題報告時稱,基督信仰不被華人接受主要有以下四個原因,今簡述如下列;

  1. 基督信仰因「不祭拜祖先」:不「拿香」祭拜祖先,被誤以為是背逆傳統文化與禮教,被誤為是「不孝」的宗教。
  2. 基督信仰因「不講求修身」:佛道教皆修身養性,吃齋,積功德,禪修等。基督教卻被誤為;「只要相信就得救」。
  3. 基督信仰是「西方的宗教」:基督教一直被誤以為是外國教,因中國人已有原來宗教。但其實,佛教也是外來宗教。
  4. 基督信仰信「獨一的真神」:基督教自稱只有他們才是「真神」,也是因這一點,最讓中國華人或台灣人所誤解。

信仰與人生-序言

序言

近年來基督教信仰,已漸漸融入到我們生活之領域,許多家庭或親友中,多少都有一些基督徒朋友,為讓更多國人有機會認識基督教之信仰,我們編列十二篇與實際生活有關的主題,以簡潔扼要並深入淺出,剖析信仰上之精髓,與大家一起來分享。

信仰與我們人生有何關係?有了宗教信仰對我們有什麼幫助?又認識一個「真正的信仰」何其重要!筆者,一生獻身從事基督教神職之工作,自神學院畢業1970年開始,直到2010年屆滿四十年退休。經多年來親身之信仰體驗,加上自己牧會及教學,並家庭婚姻關懷和協談之實務經驗,願將這些寶貴的「信仰與人生」真理編列成冊,希望對我們有所裨益。

本小冊主要是提供給教會「初信班」,「家庭小組」,以及社區「福音小組」,凡對宗教信仰有興趣者使用,每篇最後都有問題探討與分享,願 神祝福。

第十一篇 基督教與世界文明之關係?

全世界主要五個大洲,其中之國家與人口分佈情形如下;

  1. 亞洲:有40個國家,人口32.29億。約佔世界60%居第一位。
  2. 美洲:有50個國家,人口7.34億。約佔世界13.7%居第二位。
  3. 歐洲:有38個國家,人口7.23億。約佔世界14%居第三位。
  4. 非洲:有37個國家,人口6.62億。約佔世界12.3%居第四位。
  5. 大洋洲:24個國家,人口0.27億。 約佔世界0.5%居第五位。


全世界主要三大宗教,其中信徒人口數及分佈情形如下;


  1. 基督教(含天主教):全世界信徒約21.45億。其中包括天主教。主要在歐洲,美洲,南美洲及東歐地區等。
  2. 回 教(含穆斯林):全世界信徒約9.21億。主要分佈在中東國家,以及北非,中亞,及南亞等地區。
  3. 佛 教(含喇嘛教):全世界信徒約17.38億。主要分佈在亞洲及東南亞一帶,主要是印度緬甸及華人最多。


第十篇 世界最偉大的一本書-聖經

「聖經」稱為世界上唯一「書中之書」(The Book of books)。也是世界銷售最多的一本書,它被翻譯成1439種以上的語文。若包括世界各種土著語翻譯版本,應超過兩千種以上,單是台灣就有十多種(包括原住民各種語言)翻譯本。

聖經寫作之年代最久,自人類有文明至今之歷史皆清楚記載,經數千年來,居然能一字不漏的留傳下來。而且,每年全世界平均約有五億八千萬本以上之銷售數量,遙遙領先其他書籍。被公認為世界最偉大的一本書。

這本奇妙的書,不單是它的翻譯版本或銷售量最多,乃因為它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的一本書,它所記載人類起源,及世界萬物之創造情形,至今,世界科學文明乃依據其記載,繼續在研究探索之中。而且,聖經所記載之歷史,法律知識,醫學,哲學,文學及音樂等,一直是全世界各類學術權威與考據。在幾千年歷史中證明,它能影響一個國家興衰,以及法令制度,例如;廢除奴隸制度,提升婦女地位,興辦醫院學校造福人群,並帶給社會多少慈善事業等。

第九篇 學習感恩知足的人生?

美國偉大的盲人文學家「海倫凱勒」(Helen . Keller),她因兩歲時一次生病,又發高燒以致眼睛失明又全聾,但因她天資聰明,不但大學畢業,又得到史上第一位「美國總統教育獎」。

她能成功之秘訣,乃在於她從不埋怨,總是以「感恩與知足」的心面對一切的困難。她有一句名言說;「上帝為你關了一扇門,祂就會為你另開一扇門」。「God  closes  one door ,while opening another  one  for  you! 」。

人生面臨苦難的環境,常會讓人灰心喪志,但對一些能感恩知足的人,反而是讓他有奮發向上的機會。從小家境富裕的孩子,長大後反而不知感恩。相反的,家境困苦的孩子不但較懂得力爭上游,而且成功之後更懂得,以感恩的態度來回饋社會。

第八篇 得著真愛人生大改變?

有一次,聽見一位太太述說她的見證,印象特別深刻。她說:年輕時他們夫妻是如何白手起家?那時,倆人在路邊擺地攤,買不起機車只有一台腳踏車,但他們夫妻卻很恩愛,出門時常是一手抱著小孩,一手抱著先生全家擠在腳踏車上,雖然辛苦又貧窮,但生活有愛有喜樂與盼望,也覺得甘之如飴。

但經過25年後的今天,她說;「我們已五子登科,什麼都有了,金錢房子及車子樣樣都有。但是我們夫妻感情卻變成很冷淡,我們很少碰面,又常不知他人到那裡去? 也許在外面有他愛的人?讓她覺得人生毫無意義。這位太太接著又說;我真的寧願像以前雖是窮苦,但是那時每天過得很幸福又快樂!

 由這故事,知道「愛情」不是金錢可以代替的,而只有財富享受,卻沒有真實的愛,也無法帶給人生活及生命真正意義?

第七篇 寬恕是人生重要課題?

有一次,有個男人要過斑馬線時,忽然一部計程車以為他要搭車,就快速停在旁邊擋在他前面。路人很生氣用手一揮,叫他快開走!但這計程車司機立刻下車理論,兩人三句不和,就大吵起來甚至要打架。這種「彼此誤解」的情形,也常發生在我們生活之中。

人和人之間常會因著一點小事就起「爭執」,再熟悉的好友有時也會因一兩句不經意的「玩笑話」而中傷。比如說;「妳怎麼變成那麼胖呀?」或「你怎麼那麼寒酸呢!」等等。這些隨口而出的「無心話」,常常是「說者無心,聽者有意」。結果,兩個好朋友就彼此誤解很久。尤其,是越親密的家人或夫妻,經常也會因為一件「小事」,鬧得不可開交。

記得幾年前,有一對年輕夫妻才結婚幾年就想「離婚」,家人請我去關心他們。聽了雙方互相爭論指責之後,我找到爭執的「關鍵點」(key point)。原來因一次先生陪太太回娘家,妻子在娘家眾人面前說一句「無心話」說:「他(丈夫)就是愛喝酒又好賭,今天才買不起房子- -」。這下麻煩大了,因男人最看重「面子」問題,看這件事非常嚴重,回家以後兩人就爭吵不止,也是造成先生想離婚主要原因。